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专家访谈】急性心肌梗死预防与治疗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12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1.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本病在欧美最常见,在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虽不如欧美,但发病率逐年上升。打个比方,我觉得心脏就像一个两室两厅的房子,心肌构成了墙壁,血管就是房子的水管,用来运输血液,营养心肌。水管用得久了难免老化,这就叫动脉硬化。甚至如果总是往里面倒“垃圾”,可能使水管狭窄、堵塞,这就叫动脉斑块。水管狭窄,水流就不畅了;水管堵死,直接就断流了!心肌没有血液的营养,就会缺血、甚至坏死,即心肌梗死!

哪些人容易发生动脉斑块?

(1)40岁以上中老年,绝经后女性

(2)血脂异常,尤为LDL-C

(3)高血压

(4)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5)吸烟

(6)肥胖和家族史

2.肌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 有那些?

(1)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

(2)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内分泌增多,使冠状动脉痉挛,心肌供血    减少,可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3)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等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尤其多见于老年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餐后可使血脂浓度突然升高,血液粘滞度增加,引起局部血流缓慢,促使血栓形成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4)便秘,尤其在老年人中,因排便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者并非少见。所以,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应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润肠通便的措施。

(5)寒冷刺激,特别是迎冷风走,易引起人们交感神经兴奋。一方面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体循环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另一方面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量,二者促使心肌缺血,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可使心肌坏死。

(6)大出血、大手术、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

3. 急性心肌梗死有什么先兆 ?心肌梗塞病人约70%有先兆症状,心肌梗塞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1周,少数病人甚至提前数周出   现。约40%的病人发生于梗塞前1—2天。主要表现为:

(1)突然明显加重的胸痛发作,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或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2)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

(3)心绞痛发作时出现胸闷气短等心功能不全表现;

(4)心电图改变示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压低,T波倒置或高尖,或伴有心律失常;

(5)老年冠心病病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等。

4. 急性心肌梗死有症状 ?

(1)主要表现为胸痛,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可伴濒死感;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就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衰。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牙痛,易被误诊

(2)发热,恶心呕吐

(3)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院前主要死因。

(4)血压下降,大汗淋漓,甚至休克;心力衰竭表现

5.“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这样的形容再合适不过。心肌梗死是因为心脏的供血血管被阻塞,造成心肌缺血坏死。血管阻塞后心肌大约30分钟左右开始坏死,6-8小时左右完全坏死,常常并发心律失常,以突发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尤其交感风暴的出现,是早期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故要高度重视。故在这期间越早打开阻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就越多。

如果心肌梗死能在1小时内得到有效施救,康复后跟正常人一样;但如果在1个半小时后抢救,心肌将出现坏死,且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多。但遗憾的是,有一半患者因为自身或家属的原因,而错过了急救的时机。

6. 心肌梗死的急救办法

若身边无救助者,患者本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作为家属,如果发现家人突发心肌梗死,应该保持镇定,果断急救:

(1)拨打120:尽快与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抢治,口服负荷量抗血小板药物。

(2)就地平卧: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3)吸氧: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

(4)心肺复苏:如病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心肺复苏的急救措施。直至医生到来。

7. 心肌梗死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血液灌注,要求D-B90分钟或到达医院后30分钟内溶栓。挽救濒死心肌,预防恶性心律失常、泵衰竭及并发症。

(1)溶解血栓疗法常用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2)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怎么能看到血管里面的情况呢?那就要做“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最直观,最清楚的!就是直接到血管里看一看,它是一个“微创伤性”的检查,但它是明确血管情况的“金标准”。从手上的动脉里“插”一根管子,通到心脏的冠状动脉,再直接在冠状动脉口打造影剂,让冠状动脉“显影”,能清楚地看到血管的走行、血管的数量、有没有畸形,能准确地判断评血管有没有狭窄、狭窄的程度等等。

(3)做好冠心病2级预防。抗栓,降脂,抑制心脏重塑,防止并发症。

8. 急性心梗预后

预后与梗死范围大小、侧支循环产生的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急性期住院病死率过去为30%左右,目前则降至10%左右,死亡多在第一周内,尤其在数小时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者,病死率尤高,远期预后与心功能有关。

9. 如何预防心梗

(1)善于调节情绪。心情要开朗,情绪要稳定、乐观,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生活事件的不良刺激,少生气,不发火,避免过度情绪波动;

(2)生活有规律,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时间。看电视、下棋、打扑克、玩麻将等时间均不宜过长; 

(3)饮食要均衡、多样化,最好米面杂粮掺杂着吃,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动物类油脂、蔗糖、奶油,特别是动物内脏、海鲜,戒烟,勿饮烈性酒;

(4)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体育锻炼,包括游泳、爬山、打球,如果身体素质稍差,可考虑进行一些和缓的活动,如保健操、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等,关键在于因人制宜,不要超负荷运动;

定期体检,注意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和心电图。①要检查血压,可以在家每天监测(每天固定),也可以做24h的血压监测。②要验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看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③要验血脂,关键看“低密度脂蛋白”,看看这个可能变成斑块的坏胆固醇高不高。

(5)平时特别是清晨与夜间,尤其是饱餐后或者活动时,突然出现胸闷、憋气、胸前区疼痛、大汗淋漓、头晕等症状,均应及早就医检查。

10.正确认识心脏支架:心脏支架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应正确认识。

(1)装了支架人就不能正常生活,运动了?其实根据病情不同,运动时间、强度、频率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是可以进行的。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受损的患者,不建议大运动量体力活动。对于心绞痛或心功能未受损者,一般术后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平时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2)做了支架就终身服药,最好不装?只要冠心病一经诊断,就必须终身口服药物。不同的是支架植入后需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1年。

(3)支架是有寿命的?严格说不存在寿命问题。支架撑开后,其网状金属结构会牢牢嵌入血管,随着时间推移内皮细胞覆盖,支架最后与血管组织完全融合在一起。故只要坚持口服药物,改善生活方式,大部分患者支架使用时间是很长的

(4)支架在体内会移位?不会。支架一旦成功放置,任何运动均不能使其掉下来或从体内取出。


学术指导专家:

徐萍,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四病房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优秀专家,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百层次人才,院导管室创始人之一。

现任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辽宁省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

辽宁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委员;

沈阳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

沈阳市医师学会心电分会委员;

沈阳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擅长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等疾病的药物和起搏器治疗;高血压急症等危急重症的抢救治疗等。曾赴欧洲顶级介入中心-德国柏林宏宝大学研修冠心病介入治疗。近十年来,在心血管介入研究领域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了辽宁省科技基金、沈阳市科技基金等10余项课题资助,其研究多次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