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怎么给孩子挑选健康零食?家长们看过来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02-23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花花绿绿的零食,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但家长们的担忧却非常多。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阶段。没有零食的童年不完整,关键是要懂得如何挑选健康的零食。

零食吃对,有益健康

零食,是指一日三餐以外吃的所有食物和饮料,不包括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摄入食物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其中,零食可以作为日常膳食的有益补充。

那什么样的零食才是健康的呢?
首先,要选择干净卫生、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其次,要选择正餐不容易吃到的食物,如坚果和新鲜水果等。
最后,选购零食要查看食物的营养成分表,选择低油、低盐、低糖零食。

吃零食,别“闯红灯”在这里,给家长们支个招儿:您可以参考以下绿灯、黄灯、红灯的表达来定位货架上的零食。

01绿灯类

这一类是可经常食用的零食,建议每天食用,具体包括:

●蔬菜水果类:西红柿、苹果、青瓜等。

●奶类:纯牛奶、纯酸奶等优质奶制品。

●坚果类:原味的花生米、核桃仁等。

●谷薯类:蒸煮的玉米、全麦面包等。

●饮料类:不加糖的鲜榨果汁、胡萝卜汁等。

绿灯类零食不仅含有维生素B、C、E,还含有优质蛋白质、优质脂肪酸,以及钙、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属于真正有益于健康的零食。

02黄灯类

适当食用,建议每周食用2次~3次,具体包括:

★蔬菜水果类:水果沙拉、香蕉干等。

★奶类:奶酪、奶片等。

★坚果类:盐焗腰果、瓜子等。

★谷薯类:饼干、地瓜干等。

★糖果类:口香糖、果脯等。

★肉类:牛肉干、鱿鱼丝等。

★饮料类:少糖的乳酸饮料、椰子汁等。

黄灯类零食营养素含量相对丰富,但无法做到低油、低盐、低糖,且无法全面保证优质脂肪酸的摄入,建议适量食用。

03红灯类

属于限制食用的零食,建议每周食用不超过一次,具体包括:

◆谷薯类:奶油蛋糕、炸薯条、方便面等高盐、高油食品。

◆糖果类:奶糖、巧克力含糖量高的食品等。

◆肉类:炸鸡块、炸鸡翅等油炸食品。

◆饮料类: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

◆冷饮类:雪糕、冰淇淋等高糖食品。

红灯类零食添加过多的脂肪、油、糖和盐,提供能量较多,但几乎不含其他营养素或者营养素密度较低,经常食用会增加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日常生活中妈妈一定要管好零食,让孩子远离这些垃圾食品。

不用零食替代主食

了解完零食的分类后,我们再来分享一下吃零食的妙招吧!

第一是零食摄入要适量。零食的摄入,不应影响下一次的正餐,更不能用零食替代主食。

第二是食用时间要合理。餐前和餐后30分钟内不宜吃零食,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零食,也不要边玩边吃零食。睡前30分钟不吃零食,以免影响肠胃及牙齿的健康。吃完零食要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第三是要学会搭配吃零食。儿童可根据正餐的营养摄入来选择零食。正餐吃得较素,可选择补充蛋白质的零食,如纯牛奶等。正餐吃得较饱,可选择一些助消化的零食,如纯酸奶、猕猴桃等。第四要少喝含糖饮料,不喝含酒精、咖啡因的饮料。饮料能导致儿童肥胖和超重,选择零食时要尽量避免含糖饮料。白开水才是我们最好的饮品。儿童生长发育尚未成熟,酒精、咖啡会损害儿童大脑及身体其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所以要坚决拒绝含酒精、咖啡因的饮料。

零食虽然诱人,但健康更加重要。让孩子学会正确地选择零食,才是对他们的健康负责!

链接——

孩子的零食,杜绝三种物质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此前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规定,儿童零食中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

防腐剂是天然或者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用来延迟微生物生长。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了食品防腐剂的品种、数量和范围。食品防腐剂使用不当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有些防腐剂甚至含有微量毒素,长期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特别是毒性较大的苯甲酸钠,有国外儿童机构认为它不宜用于儿童食品中。

人工色素是区别于天然色素、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有机色素。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可使用的人工色素有8种: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人工色素并不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成分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部分科学研究表明,食用某些人工色素可能会引发儿童行为过激、影响儿童智力发育以及导致过敏性疾病发生。

甜味剂是让食品变甜的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的甜度很高,而热值很小,一般不易引起龋齿,可以减少蔗糖等食品带来的健康危害,目前已大量使用于食品加工中,一度被认为是健康食品的代表。但研究显示,甜味剂并不有益于健康,至于是否有害也不明确。但是对于儿童来说,口味宜健康清淡,所以最好还是食用天然食物,减少添加剂的摄入。

内容来自:健康中国